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孫悟空能否跳出五指山?


(問到底 No.7693 2010 0309 Tuesday)
 
  在中國人的文化氣氛裡,這是最喪氣的一件事。
任你通天本領, 任你飛天遁地,任你是孫悟空,你
一個觔斗翻出去十萬八千里,不能跳出如來佛祖的五
指山。
 
  這個故事,是從「西遊記」裡來的。而「西遊記」
來自數百年的傳說。這是中國人的智慧。「西遊記」
的作者不知是誰,但是,以他最有智慧,把這故事寫
定了。
 
  看故事,看他寫到那如來佛祖,如何翻過手掌來,
輕輕的一按,好個悟空,儘管他才高八斗,會騰雲駕
霧,但是,就被鎮壓住了。真是絕妙的形容詞。為何
他要用「輕輕」兩字?教授中國文學的老師們,一定
會教給你的。如果用「重重」兩字把他鎮住,就看不
到如來佛祖的威勢了。是必要用「輕輕」兩字,不費
吹灰之力,任何挑戰權威的小子,都必須乖乖就範。
  
  然則,「西遊記」是不是一部失敗的悲劇呢?
 
  是不是所有的中國人子孫,都無能為力呢?大家
一定要看清楚這個「孫」字。這不但是老孫的孫,也
是子孫的孫呢。「西遊記」的作者無比聰明,這是他
的潛台詞,他說的孫悟空,就是中國子孫。
 
  中國人的好子孫,會是如此失敗的麼?會是如此
被一道緊箍咒縛住,從此動彈不得的麼?
 
  「西遊記」裡的五指山,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座大
山。這五座大山,壓得住老孫麼?
 
  在古老的明朝,是威勢鎮壓的明朝。任何說故事
的人,能夠直接說話麼?
 
  當然是不可能的。
  
  而可愛的中國子孫,可敬的中華兒女,也早己練
好了一身好本領,聽故事,一定要聽弦外之音,看書,
也一定要看潛在的意旨。
 
  誰能跳出五指山?
  
  「西遊記」的作者,就是跳出五指山的第一人。
他不是明明白白的,為我們分析好了中國文化的重要
形勢麼?他不是揭露了真相嗎?他不是告訴了我們,
是的的確確,中國人民頭上,有一座五指山嗎?他不
是已經告訴了我們,中國文化,所患何病嗎?緊箍咒
語,不就是科舉考試的讀書人們,日日夜夜頭痛背誦
的四書五經嗎?
 
  任何一個好好的中華兒女,一旦明白了這一點,
就是跳出了五指山。


====================================
附錄:西遊記部份內容。

  那大聖收了如意棒,抖擻神威,將身一縱,站在
佛祖手心裡,卻道聲:「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雲
光,無影無形去了。佛祖慧眼觀看,見那猴王風車子
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進。
 
  大聖行時,忽見有五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
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
霄宮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
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
叫:「變!」變作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
寫一行大字云:「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寫畢,收了
毫毛。又不莊尊,卻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翻轉筋斗雲,徑回本處,站在如來掌內道:「我已去,
今來了。你教玉帝讓天宮與我。」如來罵道:「我把
你這個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離了我掌哩!」大聖
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盡頭,見五根肉紅柱,撐
著一股青氣,我留個記在那裡,你敢和我同去看麼!」
如來道:「不消去,你只自低頭看看。」那大聖睜圓
火眼金睛,低頭看時,原來佛祖右手中指寫著「齊天
大聖到此一遊」。 大指丫裡,還有些猴尿臊氣,大聖
吃了一驚道:「有這等事,有這等事!我將此字寫在
撐天柱子上,如何卻在他手指上?莫非有個未卜先知
的法術。我決不信,不信!等我再去來!」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
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
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眾雷神與阿儺、迦葉一個個合掌稱揚道:善哉,善哉!

《西遊記》怎樣詆毀孔子?


(問到底 No.7697 2010 0313 Saturday)
 
 
  《西遊記》一早已經借了唐太宗的口言明,那是
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時代,任何人詆毀佛道,都要斬掉
手臂的。書中沒有提到如果詆毀儒家又怎樣。肯定這
是提都不許提的。明代的文字獄深重,胡言亂語,只
會找死。
 
  《西遊記》中,表面上,也沒有詆毀佛道。只是
把佛道的眾多形象,隨意擺佈,荒唐滑稽,並不尊重。
至於孔子和朝上的統治者,更是深表尊敬,一點都不
敢「不莊尊」。何謂「不莊尊」?例如,孫悟空隨處
撒尿,在五指山上撒尿,把個如來佛祖的手掌都弄臭
了,就是「不莊尊」。
 
  如果連如來佛祖都可以搞臭,那麼,孔子可以不
可以?
 
  《西遊記》的作者,能不能忍手不發,不開一點
玩笑?
 
  看過《哈利波特》的朋友,大約很難忘記,書中
有一個情節,哈利波特用一根筷子般的長棒子,搠進
了魔怪的鼻子裡,把魔怪即時擱倒。
 
  《西遊記》中也有相同的情節,不知是不是抄自
哈利波特的。
  
  話說當時,孫悟空正在和一個長鼻子魔怪大戰,
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在一旁觀戰的豬八戒大喊提醒悟
空:「你朝他鼻的孔子裡搠進去呀!」孫悟空一想也
是道理,就把金剛棒收得小一點,剛剛好夠著魔怪那
孔子的大小,盡死力搠進去了。害得那魔頭,好像患
了重傷風一般,疼痛流涕,鼻子響了很久。
  
  大約明朝的文字檢查官員,看小說看得太入神,
看不到孫悟空搠孔子的一幕。否則,今天我們可能沒
有《西遊記》看了。



====================================
附錄:

《西遊記》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
怪體真

「咦!那妖怪晦氣呀!卷我這夯的,連手都卷住了,
不能得動,卷那們滑的,倒不卷手。他那兩隻手拿著
棒,只消往鼻 一搠,那孔子 害疼流涕,怎能卷得
他住?」行者原無此意,倒是八戒教了他。他就把棒
幌一幌,小如雞子,長有丈餘,真個往他鼻孔 一搠。
那妖精害怕,沙的一聲,把鼻子捽放,被行者轉手過
來,一把撾住,用氣力往前一拉,那妖精護疼,隨
手舉步跟來。八戒方才敢近,拿釘鈀望妖精胯子上亂
築。


孫悟空的學校在那裡?





(問到底 No。7728 2010 0413 Tuesday)
 
  孫悟空的求學歷程,是不可忽略的。《西遊記》
的第一回,有心人或者都會反覆閱讀咀嚼,一定都會
非常羨慕,孫悟空竟能找到那樣好的地方。其實,不
是地方好,而是那裡有一位理想的老師。
 
  孫悟空是找了十幾個年頭,走遍了東勝神洲、南
贍部洲,漂過了兩個大海,一直來到了西牛賀洲,才
找到了那一位祖師的。而祖師,甚至不許他告訴任何
人,他的師承來歷。
 
  這所學校,校名就只有一個「心」字。可以說,
是「心的學校」了:自然,這只是李察的聯想。小說
之中,是沒有這話的。
 
  話說孫悟空得到樵夫指引,來到了一個洞府的外
面。但見洞府上書有十個大字:「靈台方寸山,斜月
三星洞。」靈台方寸,在中國文化裡,是「心」的意
思。而斜月三星,是一個字謎。斜斜一橫鉤,上有三
個點,也是「心」。這一所引人入勝的學府,不就是
「心」的學府了嗎?當你學會了全部「心」的技能,
你不就是也一樣,能夠騰雲駕霧,能人之不能了嗎?
(且讓李察也告訴你一個小小秘密:這「心」的技術,
在莊子的原著裡,已經寫得很清楚啦。)
 
  如果要看清楚一間學校,不是要看他的校舍,而
而是要看他的學生。
 
  話說悟空來到洞府門外,一時不敢造次,就爬上
了附近的一株松樹,摘松果吃了松果玩耍。
 
  忽然,門就呀的一聲開了。裡面出來一個童子。
這童子的模樣,作者有一首五言律詩舖寫。裡面有兩
句,非常值得注意:
 
  「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李察相信,這兩句,就是孫悟空全部功力的總括
了。當一個人能夠絕對看清楚了心和物之間的界限,
就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地步。那樣,就能夠在「甲
子」裡面,任意翻騰了。甚麼是「甲子」?解書的專
家,或者會告訴你,那就是「時間」。而李察也會告
訴你,其實不只是時間,而是時間、空間、歷史、文
化、政治、科學、藝術、經濟、文學、、、一切的一
切。當你能夠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當你「一塵
全不染」,那樣,你就能在一切的一切裡面,任意翻
騰,就像孫悟空那樣的,一躍十萬八千里,絕對自由
了。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脂硯齋怎樣修改《紅樓夢》?




(問到底 No。7731 2010 0416 Friday)
 
  奇怪的是近年竟然有人力捧脂硯齋。假的,被修
改的不忍卒睹的《紅樓夢》,出了一本又一本。讀者
想買一部未修改的舊版紅樓夢,難之又難。網上更是
從未見過。只是有一點非常幸運,脂硯齋的手抄假古
董,雖然只有八十回。但是,網上的「紅樓夢全文」
之類,必定落齊一百二十回。換句話說,二十一世紀
的人,竟然有方法真假合併。前八十回是假的,
後四十回是真的。(當然,是不是真的,也還要再驗
証。)當真是只有在中國人社會裡,才會發生這樣的
事情。假莊子,假紅樓夢。銷路卻是毫無花假,好得
不得了。


  脂硯齋修改紅樓夢,大約是隨抄隨改。本來,《紅
樓夢》是一本千古絕作。誰敢更易一字?偏偏,沒有
識見的人,就不但只敢:詩句敢改,文句敢改,人物
故事,都隨意修改。
 
  李察目前,只能拿出這一個例子。相信,類似的
修改情況,在紅樓夢全書中,必定非常普遍。


  附後的兩段文字,一真一假,一優一劣。明眼人,
本來就可能一看即見,不用多講的。


  前文提過,為何脂硯齋要連「忽起忽坐」,「忽喜
忽嗔」這樣重要的、反映當時動態的文字,都要刪去
呢?看看就知道了。原來,他存心想插進「金蓮」二
字。清代的壞鬼文人,最喜歡這事物。只是他想不到,
既然加了這兩句,就砌不下「忽起忽坐」那兩句了。
 
  此外,那脂硯齋為甚麼要加上「據珍璉二人評去,
所見過的上下貴賤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綽約風流者。」
一句呢?卻原來,脂硯齋此人,常常自認「識得」曹
雪芹,連《紅樓夢》中的人,都是他的朋友、親戚。
這一句「據珍璉二人評去」,本來的語氣,像是書頭
的眉批多些。他本來是想借此吹吹,連「珍璉二人」
都是他的朋友。珍璉的意見,他也能直接告訴你。或
者是他太粗心大意了,抄書抄得頭昏腦脹,便把眉批
抄了進本文之中,弄得不倫不類。
 
  分辨文章真假,也如同分辯貨物真假一樣。有一
個最直接的方法。真的文章,通常都是優秀的好文筆。
假的文章,不可能有這種功力。這本來是很容易的。
但是,更不幸是這一代的青年人,所接觸的全是偽品,
根本從未見過好東西,鑒賞力何來?所以,偽品流傳,
愈傳愈遠。年青的靈魂,很難得上層樓了。








(附錄一)
(一百二十回的通行版,是大約出現於一七九二年的
活字本。台灣書店通常都是根據這版本印出。)




只見這三姐索性卸了妝飾,脫了大衣服,鬆鬆的輓個
髻兒,身上穿著大紅小襖,半掩半開的,故意露出蔥
綠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綠褲紅鞋,鮮艷奪目;忽
起忽坐,忽喜忽嗔,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就和打
鞦韆一般,燈光之下越顯得柳眉籠翠,檀口含丹。
本是一雙秋水眼,再吃了幾杯酒,越發橫波入鬢,轉
盼流光。真把那珍璉二人弄的欲近不能,欲遠不捨。
迷離恍惚,落魄垂涎。再加方纔一席話,直將二人禁
住。兄弟兩個竟全然無一點兒能為;別說調情鬥口齒,
竟連一句響亮話都沒了。三姐自己高談闊論,任意揮
霍, 村俗流言,灑落一陣,由著性兒,拿他弟兄二
人嘲笑取樂。一時,他的酒足興盡,更不容他弟兄多
坐,竟攆出去了,自己關門睡去了。


(附錄二)
(脂硯齋的手抄本之一種。現今網上流行的,大多是
這版本,)




這尤三姐鬆鬆挽著頭髮,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
綠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綠褲紅鞋,一對金蓮或翹或
並,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卻似打鞦韆一般,燈光之
下,越顯得柳眉籠翠霧,檀口點丹砂。本是一雙秋水
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餳澀淫浪,不獨將她二姊壓倒,
據珍、璉評去,所見過的上下貴賤若干女子,皆未有
此綽約風流者。二人已酥麻如醉,不禁去招她一招,
她那淫態風情,反將二人禁住。那尤三姐放出手眼來
略試了一試,他弟兄兩個竟全然無一點別識別見,連
口中一句響亮話都沒了,不過是「酒色」二字而已。
自己高談闊論,任意揮霍洒落一陣,拿他弟兄二人嘲
笑取樂,竟真是她嫖了男人,並非男人淫了她。一時,
她的酒足興盡,也不容他弟兄多坐,攆了出去,自己
關門睡去了。





脂硯齋是誰?


(問到底 No。7734 2010 0419 Monday)
 
  第一,所有的脂硯齋「抄本」或「點評」紅樓夢
的稿本,出現的時間,都在民國成立之後。嚴格說,
是在一九二七年,胡適才第一個「發現」了脂硯齋的
抄本的。雖然,胡適從不肯告訴人,他這「抄本」從
何處買來。


  第二,活字印刷的,一百二十回版本的紅樓夢,
是在清朝時候已經有了的。清朝的紅樓夢,主要是活
字版的紅樓夢。這版本,就是所謂的「通行版」,或
「程高版」。這書,也名叫「程甲本」。是在一七九一
至一七九二年之間刊行的。(其後又有「程乙本」)
 
  第三,到底是那一種版本,更接近原著呢?是在
民國時期出現的脂硯齋手抄本,還是清朝時期,程偉
元和高鶚出版(並非著作)的版本?
 
  第四,目前,已經有不少嚴謹的學術著作,肯定
了脂硯齋是作偽者。
  
  第五,任何人,都能用直接的方法,比較兩者的
優劣。從脂硯齋的拙劣文筆可以看出,他所修改的部
份,絕非天才作家的原著。
 
  第六,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也能看出,紅樓夢的
主要意圖,是描述中國人的文化。而這文化,是好像
一間將要傾倒的大廈,裡面充滿了儒學封建的腐朽氣
息。一百二十回的大故事,是不可能分割的。如果說,
紅樓夢就真是像脂硯齋所抄的只有八十回,則,紅樓
夢的重大意義,就會看不到。
 
  第六,脂硯齋的手筆,共有兩大類。一類是寫在
書眉的所謂「點評」。第二類是他在抄書時的修改。
  
  第七,脂硯齋的點評,錯字連篇,而且文學觀點
鄙俗卑下,這是很容易看見的。但更大的問題是,他
在抄書的時候,胡亂修改原著。他修改情節,修改文
句,修改人物性格。尤三姐的故事被改動,只是其中
之一。
 
  第八:可以肯定,脂硯齋只是一個假古董的販商。
他抄書時所一再抄上去的「庚辰」、「甲戌」等年份,
未必就是原來的年份,而是他自己隨意寫上去的。

林黛玉怎樣吐血?


………………………………………………*李察
(問到底 No。7762 2010 0517 Monday)
 

 
  《紅樓夢》的文學功力,舉世無雙。很難想像,
在唐宋元明清那樣的世代,孤另另的只有那麼幾本小
說,特別是清朝,站得起來的,就只有這麼一大本。
我們今天看《紅樓夢》那當中的藝術力量,跟世界上
最出色的小說相比,毫不遜色。
 
  黛玉吐血一場,出自八十二回。這一場文字,境
界之高,李察相信,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可能有這種
功力。胡適之流,胡說是他人續作,簡直是瞎眼文人,
完全沒有鑒賞能力。甚至是連起碼的同情心都沒有。
任何人倘能投入去看,若不心驚肉跳,震撼感動,就
是麻木了。這種麻木,通常都發生在政客和奸商身上,
本來是絕不可能在學貫中西的學者身上找到的。
 
  所以,林黛玉吐血,是有理由的。林黛玉代表的,
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有理由吐血的。
  
  李察最近看到這一場,本來也是很不在意的。只
是胡亂翻書,剛剛翻著。看到林黛玉吐血,看完,心
裡很不是味。書中所用文字,本來也沒有十分留意。
只模模糊糊的覺得,那一絲痰中的血,是在痰上跳動
的。但是,忽然間,這意念便入心了,不能夠再忘記。
愈想便愈覺得,林黛玉的那口痰,有點特別。一時又
想不起,書中是用甚麼文字去描寫的。到底,作者是
怎樣把這一場刻劃的呢?是這一個意念,逼著人去再
翻書的。因為,看的時候,入心的是當下的那種情。
是必要回頭再看,才能夠把這一種的「情」,從新再
放影一次。
 
  那痰,是載在一種「痰盒」裡的。那是甚麼東西
呢?是不是「痰盂」?有待翻查。是黛玉的婢女紫鵑
首先發現的。紫鵑聽見黛玉咳了一夜,一看那痰盒子,
嚇了一大跳:「噯呀,這還了得!」黛玉問,「是甚麼?」
紫鵑自知失言,唯有改口說:「沒有甚麼。」說著這
句話時,心中一酸,那眼淚直流下來,聲兒早己岔了。
  
  到底那一下應聲,是怎樣「岔」了的?古代沒有
錄音機,我們只能想像。那黛玉見紫鵑在外,又因喉
間覺得有些甜腥,早己疑惑。便叫紫鵑:「進來吧,
外頭看冷著。」紫鵑答應了一聲,這一聲更比頭裡悽
慘,竟是鼻中酸楚之音。此是作者第二次描寫那聲音。
第一次是聲音「岔」了,第二次才是鼻酸。這一種情
景,逐漸的就推上去了。
 
  肺癆吐血,是從前的不治之症。紫鵑忽然看見這
一景象,無異是死刑宣判,如何不哭?但仍要忍著,
因為不想讓黛玉知道。但黛玉那能不知道呢?跟著又
是一連串咳嗽。「半日纔吐出一口痰來。痰中一縷紫
血,簌簌亂跳。」
 
  血怎樣在痰中跳?那塊痰必定是很厚的。血擱在
上面,痰幌動,血便好像在跳了。這一種文字運用的
功力,完全不是咬文嚼字嚼出來的。而是被意象逼出
來,直接逼進讀者的心裡。
 
  林黛玉怎樣吐血?當然還有前因後果。從愛情故
事的表面,一直到文化本質的內裡。這樣,思考就不
能停止了。






林黛玉患的是甚麼病症?




(問到底 No。7769 2010 0524 Monday)
 
  林黛玉的病,今日的人,大約一看便說是肺癆。
吐血是肺癆的重要病徵,所以,黛玉的婢女紫鵑一見,
就大驚失色。但是,對於傳統的中國醫學來說,人體
是各種平衡的綜合。林黛玉之病,是「鬱結」,亦即
是失去平衡的重要症狀。為林黛玉看病的是王太醫,
當中一段描述,使人相信,寫作《紅樓夢》的作者隱
名人,必定對於中國醫學有很深的認識,否則無法寫
得出來。
 
  以下是八十三回的原文:




「到了次日,大夫來了,瞧了寶玉,不過說飲食不調,
著了點兒風邪,沒大要緊,疏散疏散就好了。這 王
夫人鳳姐等一面遣人拿了方子回賈母,一面使人到瀟
湘館告訴說大夫就過來。紫鵑答應了,連忙給黛玉蓋
好被窩,放下帳子。雪雁趕著收拾房 的東西。一時
賈璉陪著大夫進來了,便說道:「這位老爺是常來的,
姑娘們不用回避。」老婆子打起簾子,賈璉讓著進入
房中坐下。賈璉道︰「紫鵑姐姐,你先把姑娘的病勢
向王老爺說說。」王大夫道:「且慢說。等我診了脈,
聽我說了看是對不對,若有不合的地方,姑娘們再告
訴我。」紫鵑便向帳中扶出黛玉的一隻手來,擱在迎
手上。紫鵑又把鐲子連袖子輕輕的摟起,不叫壓住了
脈息。那王大夫診了好一回兒,又換那只手也診了,
便同賈璉出來,到外間屋 坐下,說道:「六脈皆弦,
因平日鬱結所致。」說著,紫鵑也出來站在 間門口。
那王大夫便向紫鵑道:「這病時常應得頭暈,減飲食,
多夢,每到五更,必醒個幾次。即日間聽見不干自己
的事,也必要動氣,且多疑多懼。不知者疑為性情乖
誕,其實因肝陰虧損,心氣衰耗,都是這個病在那
作怪。不知是否﹖」紫鵑點點頭兒,向賈璉道:「說
的很是。」王太醫道:「既這樣就是了。」說畢起身,
同賈璉往外書房去開方子。小廝們早已預備下一張梅
紅單帖,王太醫吃了茶,因提筆先寫道:
 
  六脈弦遲,素由積鬱。左寸無力,心氣已衰。關
脈獨洪,肝邪偏旺。木氣不能疏達,勢必上侵脾土,
飲食無味,甚至勝所不勝,肺金定受其殃。氣不流精,
凝而為痰;血隨氣湧,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涵
養心脾。雖有補劑,未可驟施。姑擬黑逍遙以開其先,
復用歸肺固金以繼其後。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
(八十三回 省宮闈賈元妃染恙 鬧閨閫薛寶釵吞聲)


  從上文可見,林黛玉的癥狀,主要是「木氣不能
疏達」。這是跟《紅樓夢》的主題吻合的。林黛玉之
「林」,代表的是大荒山中的一株巨樹,也代表了中
國文化精神之所在。此刻是文化發展受到了阻礙,所
以,林黛玉就病了。
  
  而且,作者也一再寫明,林黛玉之病,原因是「積
鬱」。他說,「六脈皆弦,因平日鬱結所致。」
 
  而《紅樓夢》一書,就是要想把這種文化上的鬱
結,全部描述出來。